English

走近现代经济学的桥梁

1999-04-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毛增余 我有话说

1998年1月10日,一位南方来的经济学教授在北京的一所著名大学作学术报告。其中他讲了一个故事:10年前,他用英文给学生开了一门“微观经济学”的课,并强调只有认真做习题的学生才能参加考试。有一位非常聪明却不做习题的明星研究生非常欣赏教授的课并认为已经听懂了教授的课,一再要求参加考试,教授破例让他参加了考试。这位研究生看到试卷后,一直呆坐到清场……这时候他才明白了教授的良苦用心。

讲到这里,教授似乎觉察到数百人的听众中有一种将信将疑的气氛。他当场就《微观经济学》这本书出了三个题目,并说:“谁能今天就把它们做出来,我可以请他到我所在的大学教书。”演讲结束了,没有人答对那三道题。

这位教授名叫王则柯,是广州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数学和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则柯教授是浙江省永嘉县人,生于1942年。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拓扑学专门组,师从著名数学家江泽涵教授和姜伯驹教授。70年代,由于数学和经济学之间的深刻联系所展示的诱人前景,王则柯教授逐渐踏上了经济学教育和研究之路。1978年王教授到中山大学任教,先在数学系,后在计算机科学系,1990年至今在经济学系任教。在此期间,他曾到美、加、日、欧等地十几所大学做访问学者。现在他主要开设微观经济学和博弈论等数理经济学方面的课程,培养现代经济学包括数理经济学方向的研究生。王教授经常谦称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经济学教师,兴奋点始终落在培养学生的工作上。其实他的学术著述颇丰,学术轨迹也很清晰。最近他把几年来的教学心得和学术成果作了一次较全面的总结,推出了一套丛书,名叫《走近现代经济学——岭南系列》,包括《博弈论平话》、《经济学直面现实》、《市场经济·中国案例》《游学北美》、《信息经济学浅说》、《拓扑学方法和经济学应用》、《市场经济与政府责任》、《美国税制》等8种,其中前面4种已经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王则柯及其《岭南系列》为引导广大读者正确认识现代经济学方面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为读者走近现代经济学、为现代经济学贴近读者架起了桥梁。

为“现代经济学”正名

我国的经济学教学和研究领域,很少能听到“现代经济学”的说法,更多的是让“西方经济学”代劳了。然而,“西方经济学”的内涵是相当含糊的,在权威的经济学辞书上根本找不到“西方经济学”的条目。

“西方经济学”这一称谓本身就把它置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对立面,意味着我们对其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感。它的发明和使用,说明我们经济学界有不少朋友对其有成见。这种成见一方面表现在:认为“西方经济学”在本质上就是错误的;另一方面表现在: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知之不多。本来,“西方经济学”已经是比较成熟的经济学理论,由于对其没有系统研究,或者是出于某种顾虑,无法或不敢运用这些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在这一点上,王则柯教授鲜明地指出:“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属于全人类。在基本理论的层次上,不会有什么‘西方经济学’或‘东方经济学’,也不会有什么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谁也没有把自由落体理论称为“西方物理学”!小平同志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经济学教育也不应该自我封闭、划地为牢。要想学好用好现代经济学理论,彻底一点的做法,是摒弃“西方经济学”的提法,还现代经济学以真面目。

纠正价格机制劳动决定论的谬误

学过政治经济学的读者都很熟悉这样的说法: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价值决定,而价值则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就是价格机制的劳动决定论。

大家知道,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贡献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从劳动价值出发,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提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但是,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生产过程中商品的可实现价值的增加主要来自工人的劳动,并不一定推导出商品的价格由劳动价值来决定。

事实上,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市场价格不是由劳动来决定的,而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决定的劳动价值说是极其片面的,是劳动价值理论的误植。

正如王则柯教授指明的那样:在价格机制问题上,劳动价值说和供求关系说可以说是一种部分与全局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在供求关系中,劳动价值说只顾及供给方面,而不去考虑需求方面;二是在供给方面,劳动价值说只考虑劳动这一生产要素,而忽视了资源、资本、技术、自然条件等其他生产要素,而这些生产要素中确实存在不能用劳动价值衡量的内容。所以,劳动价值说不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关于价格机制的科学学说。

笔者曾经征询过一些读者朋友对价格决定机制的看法,他们的结论几乎不约而同:商品的价格由价值来决定,而供求关系则是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我介绍了王则柯教授的上述分析后,大家又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王则柯教授的分析很容易赢得普通读者的首肯,却曾引起经济学界一些学者的激烈反弹。有的学者从学术角度与王则柯进行论战:“如果价格由供求关系来决定,那么早就供过于求的彩电,为什么没有降到一元钱一台呢?”面对这样的诘问,王教授显得很轻松自信,他回答道:随着价格的下降,消费者对彩电的需求量会增加,生产者对彩电的供给量会减少,在彩电价格远没有降到一元的时候,供求就已达到了新的均衡。

有的学者之所以仍然信守漏洞百出的价格机制的劳动价值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囿于形式。很多貌似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如果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加以澄清,很难迈得开前进的步伐。为此,王教授进一步从实践上加以论证:“人们可以举出许多劳动价值量很大但市场价格很低的例子,甚至可以举出几乎不包含多少劳动价值量但市场价格却很高的例子。但是,谁能举出哪怕一个例子,说明在不受行政等非经济力量干预的条件下,供不应求的商品会因劳动价值量小而降价,供大于求的商品会因劳动价值量大而涨价呢?”

还有人说,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的观点仅仅是一种停留在描述经济现象的浅层的认识,而现象的描述与本质的揭示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对此,王教授认为:“理论的境界讲究简明,讲究线索是否清晰,是否抓住了关键,讲究是否可以观察,是否可以操作。”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供求关系比起玄深的劳动价值来,恰恰抓住了价格形成的关键,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对此,读者也许更有发言权:一种理论如果可以简明扼要,为什么非要搞得玄乎其玄呢?

呼吁经济学教育和研究要规范化、现代化

严肃的经济学研究讲究摆清楚前提条件或者假设条件,然后展开论证。应该说,现代经济学也具有理科特性。为此王则柯教授一直强调经济系学生要像理科学生那样做习题。他认为,不做习题,训练不出合格的经济学学生。这种训练,就其方法论哲理来说,就是假设推理的逻辑训练。联想到本文开头的那个故事,经济学教学的文科特性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我国经济学的文科特性的弊端不仅表现在教学上,也表现在研究上。我们有的经济学家,昨天还在论证“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今天又成了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权威发言人。经济学家这样“随和”,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必讲究逻辑推理,不必对自己的学术轨迹负责,难怪人们要怀疑经济学是不是一门科学了。

经济学教学和研究要实现规范化和现代化,需要从基础工作做起,即要有合适的经济学教科书和合格的教师队伍。按照王教授的提法,首要的就是要重写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我国经济类高等院校的必修课。我们现在的政治经济学尽管已经写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字眼,似乎已经很新了,但仍存在不少理论脱离实际、理论无法解释实际的问题。根本的原因在于不少学者仍拒绝接受现代经济学理论。

若要重写《政治经济学》,任务是相当艰巨的。首先,观念的改变需要时间;其次,从技术的角度讲,也有相当的难度,也需要时间。比较好的做法,是在重写政治经济学的同时,使用国外相对成熟的经济学教科书。目前,“经济学汉译的第三次浪潮”正如火如荼,国内出版界已经翻译出版了不少高质量的大学经济学教科书,如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经济科学译丛》、中国经济出版社的《常青藤——经济学读本选译》等。

这其中,《走近现代经济学——岭南系列》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普及现代经济学知识,如《博弈论平话》、《信息经济学浅说》、《拓扑学方法与经济学应用》等书就充分展示了王则柯教授作为数学和经济学双料教授在驾驭普及现代经济学知识方面的娴熟技巧。王教授在普及现代经济学知识方面所作的努力,正是本套丛书的魅力所在。本文的重点之所以落在介绍《岭南系列》在澄清人们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态度方面,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当您认识到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性时,您离她也就不远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